为提升运动员、教练员对器材特性的认识,了解乒乓球、球拍胶皮、底板的历史文化与前沿技术,珍惜训练器材并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4月29日,上海乒乓球队赴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苏州工厂进行参观学习。
以史为鉴,感悟国球荣光
带着对器材生产背后故事的好奇,全队开启了这堂“乒乓器材历史课”。从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红双喜”,到1961年首登第26届世乒赛舞台,再到连续七届成为奥运会器材供应商;从“作坊式生产”到符合国际标准,再到“国际标准引领者”,通过历史影像、实物展陈感受着红双喜品牌的蜕变脉络。
以技为媒,探秘创新基因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全队来到现代化生产车间,看到了最新的狂飚系列套胶生产流程。“无机胶水改革”、“大球时代”,每一次的国际规则的剧变都伴随着红双喜公司迎难而上的攻坚,器材创新与技术创新互为表里,共同推动着中国乒乓球的长期发展。
以行为本 凝聚奋进力量
工作人员讲述的50年代蚊帐中制球的故事,与今日自动化产线的精准高效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跨越时空的呈现,让队员们深切感悟到红双喜“红色匠心”的传承与科技硬实力的迅猛跃升,心中“用中国装备,创国球荣耀”的信念被熊熊点燃,提升了全队备战全运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