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新闻
用爱坚守 竞体人生丨不一样的妈妈
2024-07-25

“竞体人生”,是一个个关于勇气、坚持与梦想的故事,不仅有赛场上的荣耀瞬间,更有每一个竞技体育人在不同岗位上默默的耕耘,他们共同编写了竞技体育的辉煌篇章。让我们走近璀璨征途上的竞体人,见证平凡中的非凡。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竞技的较量,更是对信念、追求、成长的深刻诠释。

手曲棒垒球运动中心有两名身份“特殊”的运动员。她们是垒球队投手赵新星与女子手球队守门员郑冯。不仅因为她们场上位置特殊,还因为她们都是新晋的“小妈妈”。

“都说妈妈不容易,职场的妈妈更不容易,那么战斗在竞技体育一线的运动员妈妈就不能用‘不容易’来形容了。”

郑冯、赵新星

陕西全运会结束后,三十而立的女队员大多选择退役,垒球、女手的这两位主力赵新星、郑冯亦如此。但随着老队员退役,全运会竞赛规程关于年龄组设项的改革,两支队伍相继陷入困境。两队新上任的主教练陶桦、郭威找到她们。

“这是我们热爱的、曾经为之付出整个青春的项目。我们都希望队伍能更上一层楼。”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队伍的老队员、核心队员,她们俩带着对队伍的浓厚深情、对项目发展的责任,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复出。

赵新星和女儿

放下嗷嗷待哺的宝宝,重返训练场需要勇气,面对布满荆棘的回归路途更需要毅力,从身体指标到体能,赵新星和郑冯都要从头来过,这尚能克服,最难的是心理上与孩子的“断奶”,每次归队面对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叫,都是一次煎熬。所幸有两位妈妈的家人,赵新星的婆婆、郑冯的妈妈给予了她们极大的支持。“重返训练场后,拖着疲惫的身躯,思想上也有过挣扎。”两位妈妈坦言。

中心和教练团队给了这两位妈妈温暖的、人性化的“特殊”管理,从请假制度到量身定制训练康复计划,最大程度保障她们兼顾好训练与家庭,使她们更快、更好地恢复状态。

“回头看看,我们已经不知不觉挺过了很多磨难,练出了一边崩溃一边自愈的强大的自己。”

郑冯和女儿

谈到整个冬训,赵新星和郑冯感触颇深。垒球和女手的训练氛围特别好,队伍中年轻队员居多,整个队伍有朝气、有活动,充满冲劲,用两位妈妈的话说,“大家都在要死要活地往前冲,我们哪丢得起脸,拖大家的后腿呀!”

所以两位妈妈又很有默契地一同报名参加了冬训伊始的军训,还非常巧合地被编入同一支军训队。军训为期八天,全封闭、全军事化管理,在猎猎寒风中站军姿、走正步。作为室内项目的郑冯站到两脚发抖、两眼发黑仍咬紧牙关;室外项目的赵新星更是要求自己绝对不能输给郑冯一星半点了。

赵新星

“大家都这么坚持着,我们有什么理由搞特殊呢?”垒球、女手联队最终获得竞体中心军训会操第三名,我们的两位妈妈开始主动要求褪去大家给她们的特殊的“外衣”。在这之后的冬训中,两位妈妈暗暗较劲、你追我赶,除了孩子生病请过几次假,其他时间都在拼命地追赶队伍的节奏。对赵新星而言,不仅需要找回比赛的节奏与强度,还需要适应全运会“超龄投手10个出局数”的新规;对郑冯而言,体测这个硬指标是她必须要跨过的坎。

“是队伍给了我们一个第二次选择人生的机会。”

全国垒球锦标赛、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相继落幕,本周期,上海队首次站上领奖台,两位妈妈感慨万分。

“作为核心队员,比赛时大家把希望寄托给我,我不能让大家失望,我得配得起大家的这份期待。”对于已经结束的比赛,赵新星觉得自己还没有发挥到最好,还有不少遗憾需要在后面的训练中加倍努力。

郑冯

上海女手在刚刚结束的锦标赛上获得铜牌,郑冯首次“破防”。“作为老队员,参加过很多次比赛,这次比赛我第一次掉眼泪。这个周期,大家拼了那么久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的成绩,这次比赛大家都拼到了极致,拼到了忘我,甚至比赛结束的哨声吹响了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比赛已经结束了,所以我破防了,我觉得我要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可以说,是团队给予两位妈妈力量,让她们在训练中、比赛中坚持下来。同时这两位妈妈也在关键场次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帮助队伍重拾信心,这就是集体球类项目团队的力量。

期待这两位不服输的妈妈能在全运赛场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油,不一样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