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训竞动态
  • 05/31
    2021
    5月29日,拳跆运动中心跆拳道队与男篮U19国家青年队开展项目共建交流活动。男篮U19国家青年队16名运动员、主教练王建军、党支部书记张德贵等人一同参加活动。 在跆拳道队主教练杨承嵩、副教练林春生及体能教练姚学武的安排下,跆拳道队运动员为项目体验交流进行了示范指导。体验交流共分为基础动作学习、实战对抗体验、拉伸放松三个环节。在实战对抗体验环节,男篮队员们穿戴上了跆拳道比赛专业电子护具,亲身体验了正式的跆拳道比赛流程,男篮队员纷纷表示相比平时篮球训练,跆拳道项目有着不一样的艰辛与刺激。 活动在呐喊声、掌声和汗水的挥洒中圆满结束,运动员们在体验不同项目的同时,收获了触类旁通的体会,增进了友谊;双方教练、管理人员也在期间进行了良好的交流沟通,共同期待下一次的互动。
  • 05/29
    2021
    为更好地帮助全运会备战队伍提高反兴奋剂意识,夯实基层训练单位反兴奋剂工作,进一步筑牢反兴奋剂红线。5月28日,射击射箭运动中心邀请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市反兴剂中心纯洁体育讲师陆姣姣,为即将出征参加全运会射箭项目预赛的教练员及基层各训练单位的教研组长讲授了一堂题为《以案为鉴,防范误服误用》反兴奋剂教育讲座,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副主任仲维萍,青训中心射箭项目主管刘博参会。 首先,陆老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来告诫教练员们要坚持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然后,陆老师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兴奋剂违法行为“入刑”及《反兴奋剂管理办法》,针对食品、药品、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五品”,结合日常生活中容易误服误用的现象,从饮食、就医、用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宣讲。最后,陆老师引用《孙子兵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句话再次告诫带训教练们,在兴奋剂问题上一定不能心存侥幸,要常怀戒备,做到警钟长鸣。 通过本次反兴奋剂教育,为射箭队筑牢了反兴奋剂的红线,进一步扎实了全运会备战工作,同时提升了基层教练员们反兴奋剂的知识,消除了认识误区,提高了防控水平,夯实了三线队伍的反兴奋剂思维意识,为射箭项目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 05/29
    2021
    少年当立凌云志,为国争光会有时!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少年运动员更是体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5月27日,在体操运动中心党总支的领导下,体操中心团总支组织开展了“守童心 筑童志 强信念 展未来”六一儿童节趣味运动会,小朋友们提前度过了一个欢乐美好的儿童节。 本次活动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心理素质培养设置了开场热身和体能竞赛,包括扬帆起航(越障跳绳)、百折不挠(越障托球)、团结向前(五人六足)、齐心协力(同队传球)四个项目,旨在从游戏中启发小运动员们遇到困难勤动脑,面对挫折不气馁,坚定信念、全神贯注、持之以恒、团结协作地完成既定目标。中心不同项目的小运动员们随机组队,共同完成任务,活动现场处处是欢声笑语,加油声此起彼伏。 活动最后,体操运动中心副主任陆叶提前向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小队员们在本次活动中既能收获参与活动的快乐,又能感悟出个人理想信念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训练生活中能够胸怀远大的志向、坚定不移地为心中的目标挥洒汗水,为竞技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 05/27
    2021
    值此奥全运交汇之年,为进一步增强运动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引导运动员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5月26日,体操运动中心为8名年满18周岁的备战运动员举行了“十八而至 青春寄语”成人仪式,中心副主任陆叶、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仪式由中心团总支书记贾振君主持。 体操运动中心为运动员精心准备了“成人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彰显法律赋予成人的权利和义务,提醒运动员们已经成年,要担当起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家庭应有的责任;“无奋斗 不青春”主题羊皮卷镌刻着对年轻运动员的期待与祝福;精致的木刻相册留下了年轻的脸庞和青春的宣言。当各队主教练把这份纪念品颁发到运动员们的手中,他们深知自己已经长大,要志存高远,要学会感恩,要勇担责任,要用拼搏和汗水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体育梦,为上海争光添彩! 活动最后,陆叶副主任对运动员深情寄语:一是要牢记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听党话、跟党走、强使命、担重任,勇于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二是要牢记身份,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也不管身在何处、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一个有爱心、知大礼、懂事理、负责任、肯担当、真诚善良、懂法知法守法的人;三是要牢记使命,作为一名运动员要勇于砥砺奋斗,勤于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敢于冲破一次次的困难,书写出体育生涯中精彩新篇章,为上海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 05/26
    2021
    5月22日下午,自剑运动中心自行车队在二体校召开2021年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暨全运会积分赛总结会。 会上,4名运动员代表总结了自己冬训以来的训练情况和锦标赛参赛情况,对下阶段的备战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教练员倪大海对锦标赛任务完成情况和重点队员情况进行了总结和点评,明确了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要求;自行车队副领队丁岗总结了队伍上半年训练以及参赛的总体情况,同时强调了队伍的相关日常管理工作。 自剑运动中心副主任胡涛向大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管理备战两手抓,保质保量完成每一堂训练课,依靠训科医的复合型团队,加强过程监控;二是要团队合作攻难题,运动员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攻克训练上的瓶颈与难关,以勇于担当、敢于突破的精神去攀登新的高峰;三是要昂扬斗志夺金牌,运动员必须树立目标,不畏艰难与挫折的磨练,以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状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备战冲刺中去。 通过这次总结,队伍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将在今年的夏训中努力解决,强信心,抓作风,力争为下半年的全运会决战决胜奠定坚实的基础。
  • 05/21
    2021
    近日,第十四届全运会跆拳道项目资格赛第一、二站在河南漯河市举行。此次资格赛共有全国31支代表队的300多名运动员参赛。拳跆运动中心跆拳道队与上海体院竞校跆拳道队联合组队,共有10名运动员参赛。 在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及保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体运动员通过赛前体能测试,在第二站资格赛12天、7个级别的激烈角逐中,运动员王金宇取得了男子-68kg级冠军,获得全运决赛资格。 成绩的取得凝聚了教练团队的智慧、运动员的拼搏、保障团队的付出、科医团队的辛劳以及竞体中心各职能部门的支持。接下来,拳跆运动中心跆拳道队将认真总结,认清形势,在全运会决赛的备战中,找准方向,聚焦重点,全力争胜,努力实现上海跆拳道项目全运奖牌零的突破。
  • 05/19
    2021
    为了更好的帮助运动员掌握规则、理解规则以及合理运用规则。5月17日,篮球运动中心组织全运会U19女子三人篮球队教练员、运动员参加三人篮球规则专题学习。 本次专题学习特别邀请了三人篮球国际级裁判员周贇来到崇明基地授课,通过两小时的精彩讲解,周贇老师在为教练员、运动员讲解最新版三人篮球规则的同时,还结合十四运男子成年三人篮球预赛比赛视频片段详细解析了比赛中队员们可能遇到的难点疑点。专题学习后,教练员、运动员还与周贇老师就比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全运会预赛开赛在即,篮球运动中心U19女子三人篮球队已做好充分准备,奋战全运,拼搏佳绩。
  • 05/08
    2021
    随着十四运手球项目预赛的日益临近,为了更好地帮助手球项目运动员理解和掌握新规则,在比赛中避免不必要的判罚。近日,手曲棒垒球运动中心邀请中国手球协会、全国手球锦标赛技术代表、国家级裁判吴国忠来到崇明训练基地为运动员们授课。 吴教练向全体男、女手球运动员及教练员详细的分析与讲解了今年试行的新规则,并通过视频案例分析解答了运动员与教练员们的诸多疑惑,帮助大家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规则。 全运会预赛开赛在即,男、女手球队将对标新规则,进一步补强短板,确保完成全运会任务。
  • 04/23
    2021
    2021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预赛将于5月举行,为检验冬训成果和提升备战状态,锻炼队伍赛前心理抗压能力,体操运动中心艺术体操队于4月21日上午进行了全队赛前实战模拟测验。为达到实战模拟标准,本次测验特邀请国家级裁判进行现场评分。 测验结束后,体操运动中心主任叶晓东和裁判分别对队伍测验的情况进行了客观点评,叶晓东主任肯定了队伍在全运备战期间的训练成果,同时对下一阶段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队伍在接下来的备战中要体现团队协作能力、展现积极精神面貌、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排除各种干扰和压力,在预赛中展现更好的自己!
  • 04/23
    2021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练员掌握赛前心理调控的手段,运用更科学的方法调控运动员备战全运会的心理状态。4月21日晚,竞体中心科教处联合体操运动中心,邀请了体育局心理专班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李安民,进行了题为《如何进行队伍赛前赛中的心理调控》的授课。本次课程由体操运动中心副主任陆叶主持,中心全体一线教练员参加了学习。 李教授结合体操中心的项目特点,以轻松的状态、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调控的方法。授课过程中,李教授积极引导教练员讨论,一环扣一环地帮助教练员理解课程,使教练员能够更准确地吸收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本次预决赛的重点队员。 课程最后,教练员主动向李教授进行提问,讨论自身在备战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困难,李教授理论结合实际,为教练员提供了具体实践性的建议。 本次课程为在备战过程中的教练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使得教练员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对运动员进行合理的指引,减少运动员因负面心理对参赛过程造成的消极影响,为运动员全力备战全运会提供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