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海市代表团在东体大厦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副市长、二青会上海代表团团长陈群出席,并在会前接见了获奖教练员、运动员和有关单位代表。
陈群指出,在刚刚闭幕的青运会上,上海代表团奋勇争先、顽强拼搏,获得73枚金牌、72枚银牌、76枚铜牌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有关各方要做好参赛经验总结,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新时代体育工作,为竞技体育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和更好的环境。要深入推动青少年体育普及和开展,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深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优化体育系统、体教结合和社会力量多元办训模式,前瞻谋划新一轮竞技体育人才培育规划,为奥运会、全运会大赛备战做好充足准备,努力创造本市竞技体育发展新辉煌。
本届青运会,上海组织了1356名运动员报名参赛,1155名运动员参加了43个项目、587个小项的决赛,决赛出线率85.17%。在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下,获得73枚金牌、72枚银牌、76枚铜牌、221枚奖牌,上海代表团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圆满完成了代表团既定目标。
本届青运会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充分展示了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丰硕成果;运动员、教练员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挑战自我,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展现出了上海良好的精神风貌;坚持政府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小体育”向“大体育”转变,一手抓后备、一手育市场,青少年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初见成效;杜绝兴奋剂和赛风赛纪事件,做到“文明、公正、干净”参赛,展示了代表团良好形象。
为备战本届青运会,上海市代表团坚持“开门办体育、开放办体育”,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情和全社会办体育的活力;坚持“发现苗子、锻炼队伍”的参赛指导方针,为运动员放平心态、放手一搏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坚持训练管理“抓深抓细落小”,加强青运会参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好地体现出备战工作效益;坚持精心组织、全力保障,为运动员、教练员参赛营造良好氛围。
会上,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等18个单位被授予“优秀组织奖”;上海自行车击剑运动中心等8个单位被授予“突出贡献奖”;上海嘉定全进马术俱乐部等9个单位被授予“贡献奖”;巴方汇等17名运动员、王伟等18名教练员被授予“突出表现奖”;上海女子水球队(体校组甲组)、上海男子排球U16队(社会俱乐部组)2个运动队被授予“希望之队奖”;丁叮等87名运动员被授予“希望之星奖”;王连方等44名教练员被授予“人才培育奖”。上海自行车队等31个运动队、郑英昊等109名运动员,获得了本届青运会项目竞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徐彬主持表彰大会。上海市教委巡视员蒋红,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代表团副团长陆檩、赵光圣、宋慧、许琦、罗文桦、杨培刚、王海威出席大会。赵光圣宣读获得青运会竞委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运动队、运动员名单,宋慧宣读《关于表彰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单位、运动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决定》,杨培刚作总结报告。团部部室负责人,各区体育局、参赛单位、项目协会、社会俱乐部负责人,各参赛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领队、科研、医务人员代表等,共400余人参会。
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海市代表团光荣册